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,常表现为突然扑倒,昏不知人,口吐涎沫,两目上视,肢体抽搐,惊掣啼叫,喉中发出异声,片刻即醒,醒后和常人一样,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疾病。据2013年统计,我国共有900万左右癫痫病患者。多数从儿童期发病,很多仅见于小儿,所以年轻父母应特别注意小儿时期癫痫的防治。
了解癫痫发病起因科学应对不要慌张
导致癫痫的原因有很多,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,父母平时应多了解相关知识,才能做到在孩子癫痫发作时不手忙脚乱。
风痫:发作常由外感发热引起,发作时突然仆倒,神志不清,颈项及全身强直,继而四肢抽搐,两目上视或斜视,牙关紧闭,口吐白沫,口唇及面部色青,舌苔白,脉弦滑。
痰痫:发作时痰涎壅盛,喉间痰鸣,瞪目直视,神志恍惚,犹如痴呆、失神,或仆倒于地,手足抽搐不甚明显,或局部抽动,智力逐渐低下,或头痛、腹痛、呕吐、肢体疼痛,骤发骤止,日久不愈,舌苔白腻,脉弦滑。
惊痫:起病前常有惊吓史。发作时惊叫、吐舌、急啼,神志恍惚,面色时红时白,惊惕不安,如人将捕之状,四肢抽搐,大便粘稠,舌淡红,苔白,脉象弦滑,乍大乍小,指纹青色。
虚痫:发病年久,屡发不止,时有神疲乏力,面色无华,少气懒言,食欲欠佳,大便稀薄,为脾虚;时有眩晕,智力迟钝,腰膝酸软,四肢不温,睡眠不宁,为肾虚;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,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,口唇色淡,为心血亏虚;两目干涩,胁肋灼痛,头晕耳鸣,或见手足蠕动,脉弦细数,为肝阴虚。
不同体质调理有道定期观察必不可少
日常饮食
身体壮实或属风痰壅盛的儿童,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,多食米面、蔬菜,忌食油腻肥厚,以免滋湿生痰,生热助火,加重病情。
体质虚弱的儿童,应偏于滋补肝肾、健脾助运、益气血之食品,可多吃瘦猪肉、猪心、猪肝、动物脑、桂圆肉、莲子、枸杞等,忌食酒类及刺激性食物。可多食润肠道通便的食物,如蜂蜜、香蕉、胡桃、杏仁、菠菜,以保持大便通畅。
家长注意
家长监督患儿坚持长期有规律地服药,不要擅自停药。用药期间,家长应观察、记录用药后的病情变化,如抽痉的次数、严重程度、每次抽痉的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。特别是表现为小发作所出现的突然语言中断、固定于某一体位、目光茫然、面色苍白等现象,更要细心观察,在复诊时反映给医生作为选药的依据。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,初起病时应2~3周检查1次。以后不论有无发作,每隔3~6个月检查脑电图、血常规、肝肾功能1次。使医生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,有利于判断疗效,调整剂量。
孩子在家里应该有充分的睡眠时间,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正常的饮食,要帮助找出并避免发病的诱因。发病诱因主要有发热、睡眠不足、过度紧张、感情冲动、机体疲劳、抗癫痫药物骤停、月经等。对于反射性癫痫应该避开意想不到的声音、光亮、惊恐,不看电视里的竞赛节目。要经常刷牙和日光浴,以防药物引起牙龈增生和骨质疏松症。避免各种感染。家庭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。家长不要过度保护、溺爱或排斥孩子,使其不但缺乏自信心,而且没有自立能力。对孩子动作迟缓,理解能力差,创造能力低下的特点要进行长期的日常生活指导。培养孩子乐观情绪,让患儿消除恐惧、自卑的心理。
注意安全,避免孩子参加剧烈的运动,禁忌游泳与攀高。横穿马路或过独木小桥时要有人护送。年长儿独自进浴室或上厕所不要上门,若有发作,便于他人入内救护。测体温忌用口表,可试腋下或肛温。
如何护理
对发作频繁的小儿,应限制在床上活动,加上护栏,防止坠床,家长要时时守护。对大发作的患儿应立即松解衣服,头侧向一边,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(或筷子)塞入上下齿之间,避免舌头咬伤,并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,预防窒息。如果一次发作持续在30分钟以上,或反复频繁发作接连在30分钟以上,发作间歇意识不能恢复者称癫痫持续状态。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时,家长须安静,可指压人中、合谷、内关等穴位帮助止痉,并立即送医院抢救,否则会引起脑缺氧、脑水肿、呼吸循环衰竭等不良后果。年龄较大儿童大发作前有先兆症状,如四肢麻木、眩晕、心悸、幻觉。要告诉患儿,如出现这些症状要找个安全处就地坐下,不要惊慌失措。